推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基层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第一篇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卫生统计 卫生院管理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枢纽,承担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行政职能。是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机构。随着近些年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实施,农村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受条件和农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等的影响,乡镇卫生院仍然存在着管理观念旧、各项工作功能定位不清晰、缺少宏观把控和决策等漏洞。因而,作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一部分,如何通过改善卫生统计工作的现状对提高整个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乡镇卫生院的管理现状与特点
(一)受自身环境与发展速度影响,经营管理观念相对落后陈旧
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及自身发展缓慢的影响,由于乡镇卫生院多少年的发展都是由国家统一拨款、统一控制,因而乡镇卫生院形成了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等、靠、要”思想,普遍缺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激励竞争中的生存忧患意识,内部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陈旧。具体主要表现在,很多乡镇卫生院普遍缺乏对将来本卫生院的发展谋划,不重视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探索,甚至某些领导人员还将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滞后一味的错误归结为是因为设备不够先进。就拿统计工作来说,缺乏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具体工作,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但仍以手工记录为主,多媒体只是简单的辅助,卫生统计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二)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阻碍乡镇卫生院发展,致使卫生院管理水平不高的另一主要现状是各种专业人才的匮乏,技术水平的相对滞后。就拿统计工作来说,当前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兼职负责统计工作,而专职乃至专业的卫生统计人员缺失严重。因而,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卫生统计工作效率低,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三)卫生院缺乏清晰定位,运营计划缺失
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还缺乏对卫生院的清晰定位,运营计划也相对缺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后遗症影响,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向来缺乏像企业一般对自身发展的具体谋划和清晰定位,而是依旧存在着“衣来招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在运营上缺乏对内部管理风险的准确预测与分析。就拿卫生统计工作来说,多数乡镇卫生院将所统计的数据放在一边不加分析或是寥寥几句应付检查的分析。这样就不能统计数据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帮助本卫生院管理与决策及时发现漏洞,排除隐患。
二、完善卫生统计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起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面对目前乡镇卫生院管理观念落后的现状,要完善卫生统计工作就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提起对统计工作的重视。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有好的态度加上好的方法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乡镇卫生院的统计工作亦是如此。由卫生统计工作大都由工作人员兼任足可以看出乡镇卫生院的各位员工及领导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加强对包括领导在内的每一位乡镇卫生院的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使其更新观念,切实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卫生统计工作技术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拥有专业员工的数量和员工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对企业的竞争实力产生重大影响。乡镇卫生院虽然与其相比没有那么明显,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各项工作的技术水平,对本卫生院的管理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应不断加强对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卫生统计工作的技术水平。具体来说,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卫生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到查漏补缺。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请专家来卫生院培训,或与其他卫生院联谊共同开展,也可以采取短期培训和定期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同时各卫生院还应将卫生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逐步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的范畴,经过多次培训后努力使培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注重信息反馈作用
为保证各项措施和统计工作都能落实到实处,各乡镇卫生院还应组织有关卫生统计专家,如本市医疗机构的卫生统计专家,对本卫生院的统计工作进行定期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帮助卫生院及时发现深层次的统计数据和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促进卫生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需要注意的是,各乡镇卫生院应重视专家所反馈的信息,通过统计专家所指出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最终提出解决办法,并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在此后的培训中加以补充和强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搞好卫生统计工作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则为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结合当前乡镇卫生院管理现状的种种弊端与不足,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自身的统计工作实际,重视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工作,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通过完善统计工作来促进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以期提高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农村人口提供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一]杨雪琴,刁月华.基于乡镇卫生院现状的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二零一二
[二]吐鲁洪·依力牙斯.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健康天地,二零一零
基层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第二篇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特提出二零一X年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一、加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完善人才资源配置
根据省、市、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要求,积极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实际,合理引进人才,建立一套选择、培养、使用卫生技术人才的完善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公平、公正的方法,完善录用、聘用的相关手续,逐步使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二、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
做好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不仅关系到各用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卫生专业队伍结构配置与调整,关系到卫生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也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将人才合理配置纳入各单位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毕业生就业特点,每年年初制定毕业生需求计划,由区卫生局政工股汇总并进行统筹,以便在人才市场上发布招考信息,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同时要求各单位每年将临时聘用人员报区卫生局备案。
三、树立人才意识,实施科技兴院
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要求各医疗机构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要善于发现学科带头人,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精心培植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靠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带动整个医院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根据全区卫生发展和重大医技项目需要,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大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卫生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博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上的限制。积极协助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子女上学、爱人工作等实际问题,切实解决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拓宽人才开发的空间
人才柔性流动己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其主要特征是: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根据卫生支农的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各基层医疗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我区卫生事业人才工作,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走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医疗卫生单位除调动外,可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聘请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技术,进行智力成果转化,为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对柔性流动到我区卫生系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执业注册等给予便利。
六、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予分配的原则,加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力度,推行岗位工资。医疗卫生单位在工资主管部门审批的工资总额内,可结合本单位特点,自主制定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办法,实行人才保护价以及特殊人才津贴制度:一是单位选聘的急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由单位与个人协商,根据个人实际业绩能力水平及预计效益情况,签订工资报酬协议,通过业绩考核予以兑现;二是对引进的硕士博士专业技术人才,进单位后三年内每月可适当给予生活津贴;三是对关键岗位的优秀人才采取项目及课题津贴等特殊分配方法予以补贴;四是对学科带头人、科技后备人才、优秀管理人才给予同上级人才管理部门一—二倍的奖励,在节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慰问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示范作用。五是积极探索低职高聘工作,准备在区人民医院试点进行低职高聘,对长期工作在一线因学历资格、考试原因而没有晋升副高职称的人员实行低职高聘,让其享受相应待遇。
七、规范管理制度,简化区内卫生人才流动手续
区内卫生人才流动要建立公开、规范、简便的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单位专业岗位需要,流动人才专业对口的原则。区级单位之间(全额拨款单位除外)、中心卫生院之间的调动,由申请人出具书面报告,双方单位同意报区卫生局、人社部门批准后办理手续;中心(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区级医疗卫生单位,报区卫生局、人社局、区委编办批准后按人才流动的相关程序办理手续;乡镇卫生院之间人员流动或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中心卫生院,由申请人出具报告,经双方单位同意后报区卫生局讨论后,交人社部门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新进人员按人才招聘的相关程序,经考试、考核,严格录用,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鼓励人才正向流动,凡本人愿意从区级医院到中心卫生院及以下单位工作的,只要双方单位同意,即可报人社局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八、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升卫生队伍素质
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要求各单位定期对卫技人员进行以“三基三严”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训练和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区继教办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发挥区人民医院的医教研中心的作用,提升培训档次和质量,要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职称晋升、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的政策,加快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委培、学历教育的方法,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化与短缺的问题,为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要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配合市卫生局做好全科医生骨干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社区护士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诊治和处理一般急症、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促进城市、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现有人才的素质提高上,放在紧缺专业岗位和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上,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制定规划,搭建平台,有效推进,为此,重点继续办好全市卫生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按结构比例引进各类紧缺的人才,争取通过宣传、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适应学科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在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办各类学术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现场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创新科研成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疗法,增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三名”战略,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措施。
基层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第三篇
一、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
(一)二零xx年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一零零%。
(二)二零xx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二、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二零xx年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一零零%,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一零零%以上。
三、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四、疫苗及冷链管理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疫苗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继续做好疫苗微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时制订和上报第一类疫苗的年度使用计划,确保第一类疫苗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疫苗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存管理等冷链运转机制,要按要求做好配发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专物专用。
五、预防接种管理正确处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二类疫苗必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使用,不得强制使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统一使用《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
六、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监测要加强预防接种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积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强注射器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按照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告和处理。
七、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时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宣传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免疫防病知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做好“”宣传日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冷链运转前例会制度,有计划地开展针对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及业务技术培训。
八、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是免疫预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流动人口的调查,切实了解辖区流动人口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流动人口的实际,想方设法,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开诊频次、时间、方式等多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更方便、周到的服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的工作方向,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重心、以医生为核心,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家庭医生,人人拥有健康档案,人人具有健康素养”的目标。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便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总体目标
以“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形式构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形成以“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式”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施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整体健康维护为方向的长期的负责式照顾和健康管理。
服务对象
主要以辖区内五五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零-三六个月儿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和有服务需求的健康人群。
服务内容
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一. 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
二. 门诊预约与转诊服务。对于需到中心就诊的签约家
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通过预约门诊的方式方便就诊;对于想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检查的病人,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协助并联系转诊相关事宜。
三.随访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上门随访、上门换药等服务;对于一般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服务;对于产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产后随访等服务。
四.结合全民健康体检,对临床随访的居民进行基本体格检查,为首诊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有需求的居民进行个体化的健康体检项目。为居民提供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进行健康方式指导,有条件的或创造条件提供中医保健咨询服务。
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记录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与事件的档案,是自我保健、医生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按照要求为签约家庭成员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为您准确掌握自己身体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对签约家庭中的六五岁及以上老人、孕产妇、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提供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应在本单位起到示范带头着用。
三、健康咨询和指导: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为签约家庭成员提供有关生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以及家庭功能方面的
咨询,并开展婴儿喂养指导、儿童保健指导、婚前计划生育指导、孕产期保健指导、家庭饮食营养指导、家庭用药指导、传染病防治指导等服务。
四、健康教育服务: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支持下,定期在责任区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具体工作计划:
一.统一服务模式,实现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化
一、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社区护士、一名公共卫生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队长由全科医生担任,负责团队的工作安排、服务项目的推广等工作。在家庭医生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全科医生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健康信息的采集和预约服务,而公共卫生人员则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原则上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家庭数量不超过四零零户,以确保服务质量。
二、划定责任区域:在目前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划定责任区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应在责任区域内开展活动,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三、社区公示:制作统一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公示栏,在责任区域内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培训学习经历、技术专长、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主要内容。
四、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先签约、后服务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五、定期开展下社区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必须在责任区域内安排两次以上下社区服务活动,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逐步提高签约服务率。
二.强化服务保障,引导签约居民首诊在社区
一、为社区首诊的签约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引导城乡居民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念。
二、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
完善航创系统,提高家庭医生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社区诊断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方便统计家庭医生工作量,规范服务行为,调整工作重心,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四.统一服务形象,塑造家庭医生的社会影响力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应按照要求统一着装,配戴统一的工作牌,配置统一的交通工具和服务包,做到统一全区家庭医生形象,让城乡居民逐步了解、熟悉并自愿选择家庭医生。
五.强化政策宣传
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社区活动,下社区摆点,健康宣传日,大力宣传家庭医生责任制;大力营造“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理念;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_年将工作分为四个季度开展工作计划如下:
一、第一季度
一、与责任村村委主任、书记建立联系,确定公共卫生联络员,移交公共卫生联络员台帐,健全通畅责任村公共卫生信息管理联络渠道;
二、熟悉责任村基本卫生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掌握责任村常住人口数、季度出生人数、季度人数、儿童人数、六零岁以上老年人数、慢病人数、孕产妇人数、流动人口数,重点是流动儿童和孕产妇信息;
三、根据卫生院公共卫生年度总体部署制订工作计划,按照责任医生台帐要求,规范填写责任医生台帐日志;掌握责任村六零岁以上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基数情况,高血压、糖尿病人分级管理,完成第一季度随访工作;
四、完成责任村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报告、结核病人督导用药、新发精神病人的线索调查排查、从业人员信息收集报告等工作;刊出春季传染病防治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开展第一三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工作,发放外来建设者健康手册资料五零份;
五、三月底前上报公共卫生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二、第二季度
一、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九零户,完成第二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二、完成社区居民花名册填写,掌握参保人数,为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打下基础;
三、熟悉农民健康档案信息软件,完善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数据,及时将随访信息记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四、完成责任村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完成责任村从业人员调查摸底,完成查螺筛查工作;
五、做好社区惠民政策宣传,配合做好一卡通的发卡工作;
六、规范填写各类台帐表册,迎接公共卫生半年度考核;
三、第三季度
一、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九零户,完成第三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二、根据半年度考核情况查漏补缺;
三、完成责任村改水改厕工作,落实水质监测;
四、配合完成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四、第四季度
一、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九零户,完成第三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二、完成本年度责任医生全部工作,包括各类台帐表册,责任村家庭和个人档案建档率达到八零%,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八五%,慢病随访信息整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合格率八零%以上,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积极迎接卫生局考核评估。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__年)》,加强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本乡居民的健康素质,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通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__年)》、《__年__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操作细则》规范化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责任,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危害健康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及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一、按照^v^《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和《__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试行)》要求,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居民自愿和乡(镇)卫生院引导相结合,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及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乡(镇)卫生院建档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
二、建档内容要完整,信息要连续。一份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个人健康体检(按国家要求对居民首次建档时要填写健康体检表,对个人要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如果是零~三六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还要包括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的建立首先建立在个人健康的基线资料上,追踪更新动态变化的资料,以便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
三、建档可采取的方式包括:一是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二是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责任医师健康管理团队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三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其他建档方式。
四、根据自治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及时将收集的数据完整录入自治区健康档案系统,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为医学研究、科学决策等提供依据,必须同时保存好纸质健康档案,确保与系统资料数据的一致性。
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六、__年本乡对常住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不低于五零%,建档合格率不低于九零%。
三、健康教育
(一)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保证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对每次开展完成的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二)健康教育内容
一.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二.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零~六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三.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五.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七.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服务形式
向全乡居民特别是特定人群多种形式地宣传,包括:
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一)发放印刷资料
(二)播放音像资料
二.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三.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四.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五.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四、免疫规划项目
按照^v^《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认真开展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内容包括:
一.为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单苗接种率达到九五%以上,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九五%以上。
二、及时为辖区所有零-六岁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上卡率达到自治区的有关标准要求;__年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实施率均达到一零零%。辖区内一零零%的新生儿建立电子档案,录入信息系统客户端软件。
三、按照上卡、预约、核对、询问、告知、接种、留观等流程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及时汇总、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每月上报一次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逐级指导和参与接种率常规报告、监测和分析评价。
四.为一五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开展对一五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工作,进一步降低一五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五.开展预防接种转卡、上卡、接种登记、疫苗管理、疾病监测、查漏补种、入学验证、流动儿童管理、免疫薄弱区域甄别管理、异常反应的报告、调查、诊断、处理、指导村医生业务开展等相关工作。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一、依据《^v^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人,参与现场疫情的处理。
二、对医务人员开展每年不少于二次的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信息报告规则和传染病统计规则技能的培训。
三、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重大传染病治疗管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机构对结核病人、艾滋病人的治疗管理。
四、完善自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每季度要对本乡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汇报,避免疫情的发生和扩大流行。
六、儿童保健
按照^v^《零-三六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扎实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各项工作。免费为辖区内零-三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一岁以内四次基本保健服务,一-三岁每年二次基本保健服务、体弱儿专案管理、生长发育监测等,按要求配备儿童保健人员、房屋、设备,定期参加培训与接受上级督查;掌握辖区七岁以下儿童数,了解辖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负责辖区内儿童保健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及时完成妇幼卫生信息表卡的填写与上报。项目目标:新生儿访视率达九零%,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七零%。
七、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
按照^v^《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孕产妇保健各项工作,强化孕产妇保健技术培训,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开展至少五次孕期保健服务和二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开展婚前及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妇女常见病预防控制。为育龄妇女提供包括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生技术咨询在内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项目目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九零%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七五%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九零%以上。
八、老年人保健
按照^v^《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老年人保健工作。对辖区六零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六五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普通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体格检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并记录完整。
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对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九、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
一、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三五岁(含三五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门诊输液及住院的病人实行常规快速血糖(指血)检测和糖尿病疾病筛查,对辖区内重性精神性病患者进行筛查。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性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性病患者建立慢性病专门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个体化、连续性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开展脑卒中、恶性肿瘤等其它慢性病管理和干预。
二、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宣传,发放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科普资料,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三、加强残疾人员的康复服务,内容包括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登记与管理,对辖区残疾人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对从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双向转诊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服务等。
十、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
建立城乡医疗紧急救援联动体系,医务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急救知识普及服务:对群众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技术、现场外伤四大技术、复原卧位、心脑血管意外第一目击者紧急处置急救知识及“一二零”呼救常识等培训。
十一、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体医务人员参与,提高服务水平。卫生院院长负总责,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公共卫生科,按不低于专业技术三零%的编制数增加人员各司其责,共同实施,协调发展。
二、召开全乡公卫人员会议,强化培训,深刻领会会议、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结合政府开展的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实施氛围,__年四月份完成宣传动员阶段任务。
(二)项目推进实施阶段
调动一切医疗资源稳步推进项目的进展,由责任医师团队成立“分片包干制”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量。
六月份完成总体三零%的任务量,包括建档、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率、残疾人员康复、儿童保健、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等十二项目服务。
九月份完成总体八零%的任务量,包括建档、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率、残疾人员康复、儿童保健、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等十二项目服务。
一二月份上旬完成所有项目任务目标量,一二月一一---二五日完成资料整理、归档验收工作。
基层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第四篇
一、二零二二年一—三月份,基本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包括诊疗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等,均比往年下降明显。令人吃惊的是月收入几百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一)我们的临床医护人员诊疗水平太差,甚至连乡村医生的水平都赶不上。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需求实际,进一步放宽考录门槛,招录一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利用莆田学院医学院资源,用三年时间,争取举办影像、检验专业的委培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委托莆田卫校培养定向的乡村医生中专学历的人才,充实到村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