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就范文网 句子推荐 住在外卖箱里的女儿(推荐)

住在外卖箱里的女儿(推荐)

李园园的电动车上有两个外卖箱,一个在后面,放顾客点的外卖,一个放前面,装着自己的女儿。骑车时,放前面的箱体被小心地夹在双脚间,里面铺了一层小垫子,有时塞上小玩具,干、湿纸巾和热水瓶,还放着几个月大的女。

住在外卖箱里的女儿

  李园园的电动车上有两个外卖箱,一个在后面,放顾客点的外卖,一个放前面,装着自己的女儿。

  骑车时,放前面的箱体被小心地夹在双脚间,里面铺了一层小垫子,有时塞上小玩具,干、湿纸巾和热水瓶,还放着几个月大的女儿李霏儿。

  ▲李霏儿几个月大时,坐在外卖箱里,和爸爸一起送外卖。受访人供图

  二零一九年四月起,为了照顾孩子,每天上午,江苏常州的外卖员李园园边带女儿边送外卖。中午送餐高峰时,再将女儿送到家附近的菜市场,交由忙了一上午的妻子杨合群看护。两年过去,外卖箱已经装不下李霏儿——现在的她总是跨在后座,和父亲穿行在江苏常州街头。

  李园园将带着女儿送外卖的视频发到网络。一家人被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三一二条短视频共获赞五五零零多万,数次冲上微博热搜。电话不停响起,私信多到翻不完,李园园会一一回应送来祝福的人。

  一一月一六日,李园园特意录制一段短视频回应关注:“我们条件不是特别好,我们也在努力地想改善这个家庭。”

  他坐在不到一零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微笑着看向镜头:“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我相信美好的生活,正会伴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向我们走来,阳光也会照进每一个努力的人。”

  一场特别的“交接”

  三岁零一个月的李霏儿,已经有了一份持续两年多的“工作”——跟着爸爸李园园送外卖。

▲李霏儿。受访人供图

  有时李园园还没准备好,李霏儿就懂事地把头盔递到爸爸手里,催促他:“这是你的头盔,赶紧走吧。”赶上下雨天,李园园放弃接单,李霏儿总会嘟着嘴巴不解道:“我们今天还去吗?”

  顺利的话,李霏儿会跨坐在电动车后座,跟着爸爸取餐、送餐。更小的时候,她的专属座位是爸爸夹在脚下的外卖箱。坐在里面时,李霏儿只露出半个小脑袋,顶着耷拉下来的箱盖,好奇地探向外面,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后来,李园园担心女儿总是窝着身子、蜷着腿,影响骨骼发育,就将她用背带固定在后背。车骑起来时,风被爸爸的胸膛挡住,从两侧擦过,伤不到她。到了深冬,爸爸还会在电动车前铺一层厚棉被挡风。

▲外卖送餐员爸爸背上的女儿。受访人供图

  两年多时间里,每到中午,李霏儿就要参加一场三个人的“交接”——爸爸将电动车停在自家附近的菜市场外,或抱或牵地带她拐进一个肉摊前。妈妈杨合群在这里等着她。

  下午的时光,李霏儿要在这里度过。有时跟着音乐蹦蹦跳跳,有时用筷子敲着铁盆,大声吆喝着“卖肉”,有时按按计算器,学着妈妈的样子写写画画。

  这样的日子从二零一九年春天就开始了。

  那时春节刚过,正是外卖淡季,钱挣得少。妻子体质较差,备孕时辞掉了工作,李园园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更要命的是,几个月前,三四个月大的女儿突患肺炎,因为缴纳住院费而欠下的借款,必须要还了。

  为了缴齐五零零零块钱,李园园不得不从支付宝借钱。“五零零零块钱我都交不起。” 回家的路上,他一边骑车一边哭,实在控制不住了,就把车停在路边,等着情绪平复。

  “考虑半天,我老婆决定也去打工。”李园园和妻子琢磨,两个人上班总比一个人挣得多。如此一来,看护孩子便成了大问题。

▲李园园一家旧照。受访人供图

  李园园一家租住在常州一处城中村,杨合群的工作地点是距离租房一公里左右的菜市场。“摊位老板主动和我们说,年轻人不容易,下午不忙的话可以把孩子带过来。”李园园说,上午妻子忙碌,只能由他带着女儿去送外卖,但到了中午外卖高峰期,就可以将女儿托付给妻子。

  每日固定的三人“交接”,就从这时开始,一坚持就是近三年。

  陌生人的善意

  这是夫妻俩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排,但有时计划会被意外打乱。

  二零一九年夏天,李霏儿旧病复发,再次住院,夫妻俩舍不得休息,只能轮流陪护。“别的小朋友都有两三个大人看着,我们女儿病床前只有一个大人。”

  杨合群告诉李园园,打针时,自己一个人没法按住哭叫的孩子:“护士都看不下去了,又找了别的护士来帮忙。”

  杨合群偶尔会发发牢骚,觉得没人能帮衬一下,“但也是嘴上说说,自己孩子自己养,我们始终这样认为。”李园园帮妻子解释道。

  照顾孩子是李园园最上心的事。每天早上八点多,他会准备好饭菜,为睡梦中的女儿套上外衣和袜子。女儿坐在小板凳上吃早饭,李园园就蹲在她身旁,手指熟练地翻转头绳、绕过发梢,为她扎起两个好看的小辫子。

  只要女儿在车上,李园园就会格外谨慎——保持低速匀速,不闯红灯,戴好头盔,总是备着雨衣,不敢把女儿单独留在楼外。送餐时的李园园,经常一手拎着袋子,另一手搂着女儿。

  ▲送餐时,李霏儿穿着父母特意改小的、和爸爸同款的“工服”。受访人供图

  其实,顾客们很少能见到那个被他护在怀里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他们只开一道门缝,李园园弯着手腕将袋子递进去。他也会刻意躲开别人的视线:“人家一看到带着孩子就要多聊两句,而我想赶时间。”

  偶尔有人会发现李园园的“秘密”。二零一九年秋天,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姐开门取餐时看见了父女俩。“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她说‘小伙子你等一下,我给你女儿拿吃的’。那时我手上还有别的单子,就赶紧走了。”当天下午,李园园接到外卖站长的电话,告诉他一位顾客在找他。

  “是上午那位大姐,她让我过去,说有东西要给我女儿。”李园园推辞不过,只好到了约定的路口。那一次,他收下了陌生人的善意——有水果,还有一些孩子穿小了的旧衣服。

  不仅如此,不少喜欢李霏儿的人也时不时找上门,送去玩具、零食、图画本或是新衣服。李园园对此心怀感激,但更多的是不安:“如果是家里孩子穿小的衣服给我们,我们也很乐意,但真不希望人家破费买新衣服。”

  “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在意外走进公众视野之前,李园园从没想过一家人会成为万千网友的关注焦点。

  事实上,在女儿出生后,他就曾满怀喜悦地将记录生活的视频发布在快手,只是当时没什么粉丝。发了十几条后,他便停更,专心送外卖。

  二零二零年三月,李园园发现视频被人搬运到了抖音,还被说成“五个月大的孩子被妈妈狠心抛弃”。

  “我赶紧注册了一个抖音,希望澄清这件事。”当时,李园园联系了那些发布视频的账号,私信他们更正或删除,与此同时,自己也发了些视频澄清。然而,在不断澄清的过程中,他却意外收获了大批粉丝。

▲李园园家一家三口留影。受访人供图

  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女儿给爸爸送西瓜、爸爸给女儿准备节日礼物等视频,李园园一家人被不断推上热搜,粉丝队伍不断壮大。

  在李园园的镜头下,李霏儿一天天长大——会用勺子喂饱自己,还可以站在水池旁的塑料凳上,把碗刷干净。李园园常用“从小就懂事”来形容女儿。

  父女俩奔波在路上时,哪怕是下雨天,李霏儿也很少哭闹,“虽然我带着奶粉和尿不湿,但很少能用到。”送外卖时,李园园跑得飞快,李霏儿也跟着紧张,不停地问,“超时了吗?爸爸快一点!”

  李园园送李霏儿去菜市场,时不时地会被她赶着走。“她说爸爸你快去上班吧,我自己进去。”晚上李园园直播,女儿也不吵闹,只是摆弄玩具,或是在旁边安静地画画。

  女儿长到一岁多,李园园开始有意识地与她互动,教她认识路上的飞鸟和汽车,告诉她见人如何打招呼。有时他骑车时松开一只手,李霏儿会提醒他:“你要两只手骑,不然会摔跤的。”虽然她还分不清信号灯“复杂”的指令,但总会和李园园辩论:“这是红灯,你不能走。”

  粉丝多了后,李园园夫妇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每晚吃过饭,两人便直播两三个小时,这种景况,至今已维持了近半年。

  如今,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欠下的债务已经还得七七八八,也有了些许存款。李园园喜欢常州,这里空气湿润,在他看来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他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两三年内、女儿上学之前,三口人不必挤在不足一零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可以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李园园家一家三口留影。受访人供图

  最近,李园园又变得忙碌起来。三一二条短视频共获赞五五零零多万,数次冲上微博热搜,电话不停响起,私信多到翻不完。接听电话时,他常常语速飞快,但依然耐心回答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偶尔中断对话,他会愧疚又客气道:“谢谢你们的关注,但有人来电话了,我得去接一下。”

  一一月一六日,李园园特意录制一段短视频回应关注:“我们条件不是特别好,我们也在努力地想改善这个家庭。”

  他坐在不到一零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微笑着看向镜头:“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我相信美好的生活,正会伴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向我们走来,阳光也会照进每一个努力的人。”

  新京报记者 左琳 实习生 李欣然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李世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