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详解
(一)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美矣哉,我少年中国;甚矣哉,为欺也!
(二)宾语前置句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且焉置土石?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如:城中皆不知觉。
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是等作标志。
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定语后置句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四)状语后置句
状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屠惧,投之(以骨)。 用骨投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尉首祭祀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把大事托付给臣
战(于长勺)。 在长勺战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危难之间奉命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二篇
古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结构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二. 省略句
三. 被动句
四.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五. 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一.“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二.“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三.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四.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五. 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 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一. 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二.“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三.“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四.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 意念被动
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明了,孩子!
(二) 宾语前置
一.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二.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三. 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四. 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五. 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一.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二.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三篇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有哪些
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点。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在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存在于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有整体不同或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
一、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
二、孰与: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或“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无乃……欤(乎):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 ——《魏文侯书》
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之战》
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四、得无……乎(耶):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莫非”“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五、何……为: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六、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七、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手段)——《师说》)
八、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九、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篇》
一零、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阿房宫赋》
③此为何若人? ——什么样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全国高考试题)
一一、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 《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 《游褒禅山记》
一二、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例如: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一三、谁……者 = ……者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
一四、宁……耶(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
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
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
一五、岂……哉(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
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
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一六、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一七、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一八、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一九、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二零、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二一、“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四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一.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二.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三.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四.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一.“……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二.“……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三.“……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一.“……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二.“……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五篇
判断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一.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三.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五.“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六.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七.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六篇
高中常见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一)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二)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三)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一)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
(二)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三)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四)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二)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三)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四)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一)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二)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七篇
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
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惟其如此,下句举酒欲饮才顺理成章。
省略句
一、初为《霓裳》后《六幺》:
此句为平行语省略(王力《汉语诗律学》提法)。诗词中,短语或句子如果是两个并列的部分组成,有时可省略关联词,有时省略主要成分。这句承前省掉为。与之相同的还有:今年欢笑复明年(欢笑)、春江花朝秋(江)月夜。
二、本长安倡女:
省略谓语,本(是)长安倡女。
三、使快弹数曲:
省略之,琵琶女,使(之)快弹数曲。
四、送客湓浦口:
省略于,在,送客(于)湓浦口。
五、感斯人言:
省略于,被,感斯(于)人言
六、沉吟放拨插弦中:
省略于,在,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状语后置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漂沦:漂泊沦落。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间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湖间转徙。全句翻译为如今漂泊沦落,在各地间流离转徙。
介宾短语后置
一、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于,向。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
二、转徙于江湖间:
于,在。应为于江湖间转徙。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八篇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者,也”“,也”“,者也”“
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二.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三.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四、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一.“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二.“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一.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三)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四)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二)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四.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举例]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一.省略主语。
(一)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二)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三)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四)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二.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四.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五.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举例]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九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总结
篇一: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总结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 判断句(一零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二. 此帝王之资也。(也)
三.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四.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五.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七.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九.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一零.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练习:
一 、判断句
(一)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三)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四)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
君窃符救赵》)
(五)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六)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八)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九)“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一零)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一一)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一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一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一四)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
(一五)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一六)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一七)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一八)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九)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九种类型)
一.而君幸于赵王。(于)
二.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四.受制于人。(受于)
五.为天下笑,何也?(为)
六.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七.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九.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练习:
二 、被动句
(一)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四)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五)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七)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八)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九)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一一)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二)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一三).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一)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二)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一)动宾结构(二)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二.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三.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四.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练习:
五、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一)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二)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三) 自比于管佟⒗忠悖 比四 硪病#ā堵≈卸浴罚
(四)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五)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六)沛在?(《鸿门宴》)
(七)客何为者?(《鸿门宴》)
(八)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九)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一零)宋何罪之有?(《公输》)
(一一)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二)何陋之有?(《陋室铭》)
(一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一四)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五)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一六)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一七)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二.定语后置
(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二)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三)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四)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三.介词短语倒装句
(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三)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四)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四.主谓倒装
(五)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一.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二.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三.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四.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练习:
六 、省略句
一. 主语的省略
(一)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二)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三)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四)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五)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二. 谓语的省略
(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四)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三. 宾语的省略
(一)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二)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具告以事。(《鸿门宴》)
(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五)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八)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九)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一一)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一二)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四.介词的省略
(一)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二)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四)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一.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二.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三.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四.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五.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六.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七.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八.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九.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一零.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一一.“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练习:
七.固定格式
(一)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四)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五)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六)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七)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零篇
常用文言文句式推荐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一.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三.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四.“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五.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一.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二.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三.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四.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五.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六.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一.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二.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 >)──“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三.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四.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一.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二.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三.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四.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一篇
文言文常用句式
习惯句式知道他喜欢她,她就没完没了地耍性子,嫌他做的饭凉了热了咸了淡了,嫌他洗的衣服不干净,抱怨孩子的奶瓶有味了,那时他们有了孩子。”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的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一、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二、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三、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四、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五、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六、……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八、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着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写作技巧写作基础文言文常用句式:习惯句式
碎了一地的记忆,伤了一世的忧伤?”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面,儿子便到书房去。
文言文常用句式:习惯句式花落有时,花瓣纷飞,灿烂的一瞬,将一肚的花事,融尽大地,飞蛾扑火,花如雨下,却是瞬时灿烂,一生等待,只为这一刻的纵情,记忆会定格,美好会流传。所以,我们真该认认真真地生活?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二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小总结
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二.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关于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一)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二)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四.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五.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六.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七.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三篇
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类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 判断句(一零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二. 此帝王之资也。(也)
三.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四.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五.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七.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九.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一零.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九种类型)
一.而君幸于赵王。(于)
二.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四.受制于人。(受于)
五.为天下笑,何也?(为)
六.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七.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九.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一)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二)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一)动宾结构(二)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二.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三.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四.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一.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二.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三.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四.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七.固定结构
一.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二.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三.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四.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五.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六.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七.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八.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九.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一零.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一一.“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四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大全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二
一、判断句
(一)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三)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四)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六)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八)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九)”离骚_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一零)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一一)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一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一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一四)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
(一五)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一六)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一七)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一八)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九)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列传》)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五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一.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二.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三.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四.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一.“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二.“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三.“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一.“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二.“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一)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二)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三)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五)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一.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六篇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四.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五)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一.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三.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一)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二)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三)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四)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二、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三、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四、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五、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三)介词宾语提前: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东乡坐。”
(四)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二)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三)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四、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五、固定句式
(一)”……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二)得无...该不会,表示揣测的疑问词。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蒲松龄
(三)“无乃…与?”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四)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五)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劝学》〈荀子〉
(六)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七)…之谓也,…说的就是…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八)”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九)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零)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一一)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一二)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一三)”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_。例如: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四、实词的判断方法
一、课文求义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二、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
三、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四、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五、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
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五、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二、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三、“删”“换”“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四、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五、句式分析法
常用句式参考第三大点。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七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总结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一)”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二)”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三)”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四)”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五)”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六)”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七)”……,……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八)”……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九)”……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零)”……,……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一一)”……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一)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二)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一)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二)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三)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八篇
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九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一零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二.此帝王之资也。(……也)
三.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四.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五.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七.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九.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一零.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历届高考特殊句式总结 第二零篇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一)“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二)“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三)“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四)“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五)“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六)“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七)“……,……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八)“……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九)“……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零)“……,……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一一)“……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一)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二)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一)“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二)“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三)“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四)“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五)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一)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三)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四)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五)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一)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二)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一: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三: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一.“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一)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二.“不……乎”
“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二)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三.“何以……为”
“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一)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二)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二)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四.“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一)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二)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一.“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一)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二)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一)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二)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二.“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