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培训班总结
直播培训班总结 第一篇
为认真贯彻“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_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办发【二零一七】一九号)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二零一七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突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网络扶贫工作机制
在金昌市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扶贫办牵头,县、区及其他市直机关等部门参与,建立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督促落实各项任务。按照《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制订了《金昌市网络扶贫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进度,落实配套政策和资金,确保网络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提升服务,实施网络覆盖工程。
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一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以持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补齐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拉近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距离,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截至目前,我市贫困地区四G网络覆盖率达九五%以上,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一零零%,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一零零%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五零Mbps以上;乡镇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九五%以上,行政村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八零%以上,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三)突出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方便快捷的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
支持和引导网信企业定制研发面向贫困地区的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移动终端,研发少数民族语言定制终端,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APP),做好宣传和推介,引导农牧民合理使用。打造集扶贫政策解读、农业技能培训、农业动态、农资及农机信息、农产品价格、农业气象、农时信息、农业灾情预警等信息,电商、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应用。
(四)突出培育主体,壮大电商扶贫发展载体
按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三有一能”建设目标,建立了农村淘宝运营中心,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覆盖到全市一三个乡镇,优先覆盖一五个贫困村,切实为农民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支持金昌华博众创孵化园、永昌县具创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金昌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电商企业在全市各个行政村的推广和业务开展,构建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上行和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双向流通服务网络,提升电商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
(五)突出强化培训,提供电商扶贫人才保障
将网络技能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充分利用甘肃干部网络学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网络培训平台,整合组织、科技、农牧、商务、旅游等部门单位的培训资源,分行业、分层次、分片区定期开展电商扶贫、网络安全、互联网法规等相关培训。要求县区开展互联网知识及实际操作、电商知识、旅游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知识、服务技能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其中永昌县培训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职校师生、残疾人和妇女主任等一五零零人次,并专门为残疾人和妇女分别举办了培训班,效果非常好。为永昌县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特色农产品,宣传我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电商扶贫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六)突出人才储备,注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建设一支既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又精通扶贫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推进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与经验,指导贫困户通过网络获取生产经营知识信息,推动开展网络扶贫各项工作。从每个贫困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及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中选取网络扶贫带头人,加强对带头人的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科技_、西部计划志愿者等的作用,配合当地政府广泛宣传扶贫政策,指导和带动贫困人口参与网络扶贫行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网络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来看,还存在很多发展问题。一是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程序研发力量薄弱,新农合报销、惠农补贴、扶贫贷款等“一站式”精准扶贫服务管理应用程序未能上线运行;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大多数企业、合作社习惯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销售产品,对新型电子商务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三是物流配送和信息化普及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物流与信息化基础工作相对滞后;四是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滞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二零一八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统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_、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要求和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网信办《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中网办发文〔二零一六〕一零号)精神和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研究制定《〈金昌市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二零一八年实施方案》,指导引领全市网络扶贫工作,推进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直播培训班总结 第二篇
一、微营销及其优势
微营销是传统营销与现代网络营销的结合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微信、微博、APP、微店、二维码等工具为平台,以微分享、微传播为手段,以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微语言为形式,感动、感染、感化用户,整合线下线上营销,做到线上引流到线下体验,线下引流到线上支付的一系列营销过程。微营销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而且更是价值传递与品牌塑造。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的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四G网络的发展, 社会各个阶层民众广泛应用微平台。与此同时,移动端给商家带来流量的转化率已经大大超越PC端,商家广泛将手机移动端作为销售与推广产品的主战场。
(二)快捷的传播。手机端可以随时关注各种即时信息,比如微博、腾讯QQ等即时工具在手机端可以实时显示更新提醒。又如微信的对话框、摇一摇、朋友圈等应用一有新信息,手机就会马上提示。由此形成了快捷的互动、沟通与反馈,从而让各种信息快捷传播。
(三)深入的传播。微平台所具有的手机随拍随发、微视频、语音短信、图片、文字短信、SNS、即时支付等应用功能已经完全能够实现市场调研、产品的推广与宣传、品牌的传播以及查询订单、结算等营销推广行为,这种营销行为更深入更亲切。
微营销环境形成以前,网络营销的工具主要有搜索引擎、博客、论坛、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微营销环境形成后,增加了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这些平台并不影响以前的营销工具的使用,而且对网络营销的开展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了传播推广的速:请记住我站域名度。比如着名的化妆品销售公司屈臣氏,其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时通过公众号进行商品的推广,让商品促销信息传播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商品的销量。
二、微营销课程在网络营销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
从当前大环境层面分析,恰逢政府大力支持电商产业,广西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南宁又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东盟特产资源。目前,在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专家的支持下,网络营销得到了专业的技术支持、物流配送、货源供应等方面的帮助,开展微营销实训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从学校学生层面分析,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学生是义务教育中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且有些学生受到网络负面影响大,有些学生痴迷于网络聊天或网游,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这些学生已不起作用。但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到,他们喜欢上网、追求时尚、擅长玩数码产品,这些条件是开展微营销必备的条件,但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适合微营销的气氛,如此学生才会想方设法地去掌握营销方法与技巧。微信、微博、微店等微平台的每个实际体验均能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当学生专心、深入做微营销后,将会不自觉地戒掉网游、网聊等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
从实训环境层面分析,网络营销本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需要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与此同时,电商发展欣欣向荣,中职学校大多数学校实训设备(软硬件)无法全面满足网络营销教学的需要。与此相反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已经人均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这种用于微营销实训的条件已经满足,因此微营销的实训环境已经未雨绸缪。
三、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课程从开设至今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网络与操作平台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形式略显陈旧、没能发挥实训环节作用等问题,这种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不强,培养的学生更是很难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的内容略显陈旧。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根据出版社提供的目录选择教材。有些教材出版时间虽然是近年的,但由于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实践的发展速度远超于理论总结,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理论总结与实践相比不仅不完整,甚至会有相当大的偏差。因此,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或是落后的或是错误的。另外,由于教学与实际脱离,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训环节脱离了实际。网络营销本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已经建设有电子
商务实训室,但是只能模拟网上环境,学生实训的内容经常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直接导致学生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三)师资的实战经验不足。网络营销课程一般由电子商务教师担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任课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市场营销、计算机、会计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够专业也没有什么经验,因此部分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不能从实战的出发,教授的知识也就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考核的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网络营销课程考核采用“试卷+上机操作”的模式,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只简单记忆一些基本知识与实训设备的操作步骤,对于所记忆的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根本不了解。即使有些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考核,学生实际的能力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过了考试关却没能学到网络营销的方式方法。
四、微营销课程的实践
虽然微营销属于网络营销范畴,但是由于其内容比较丰富,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也可以作为网络营销课程中的一个内容。通过一年实践,笔者认为将微营销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开设在中职第一个学期更为合适。因为通过微营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微平台的使用方法,学生的实训就不会显得空洞,同时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网络营销方法有所了解,可以为今后的网络营销学习做好铺垫。以下是笔者在微营销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成果。
(一)以微平台为主线,确定微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具体见表一。
表一 微营销课程教学内容
序号 章内容 节内容 说明
一 微博营销 注册微博 每个平台的营销方法与技巧在操作中加入,不用单独列出。即理论内容可以结合实践来开展
添加粉丝
维护微博平台
发表推广博文
二 微信营销 开通微信
添加朋友
维护微信朋友圈
利用朋友圈推广
利用公众号推广
三 微视营销 制作微视频
利用微视频推广
四 微店营销 建立微店
推广微店
五 二维码营销 制作二维码
推广二维码
直播培训班总结 第三篇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二零二零年一零月,全县活跃网商总数为二零零八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突破一六亿元,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约为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约为亿元,农特产品上行约二亿元。
一是电商培训及带动增收情况。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电商普及培训和精准实操培训二零零零零多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六五零余人,已经建设完成九零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其中覆盖四二个贫困村,有五个村站负责人为贫困户、三户残疾人),一五家社区线下体验店建成并实现运营。通过电商产业链直接或间接带动灵活就业一零零零零多人,固定就业二零零零多人,通过电商普及培训、实操培训直播培训,直接或间接孵化电商网点二零零零多家。
二是品牌打造及典型示范情况。
三是电商物流助贫情况。指导县邮政公司整合域内“四通一达”,在全省首创“一+五+八+X”城乡物流高效智能配送模式:一即以邮政公司为中枢的智能物流配送指挥体系。五即科学整合“四通一达”五家域内优势快递企业,统一经营场所,统一快递入口,统一快速分拣,打造县级下行分拨中心。八即以八个乡镇为依托,对快件进行二次分拣。再由邮政公司快速配送至全县所有行政村。X即所有行政村(但不仅限于)。高效智能配送模式的打造,保障了县内所有上下行邮件全部能在四八小时内完成收发。
四是电商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组织、两家电商企业为镇和镇贫困户发放电商扶贫帮扶资金九二二零零元。一零月一七日国家扶贫日,通过电商协会向全县八个乡镇,五六户贫困发放电商扶贫帮扶资金二八零零零元,每户五零零元。通过电商产业链带动灵活就业一零零零零余人次,固定就业二零零零多人。指导帮助电商企业入驻八三二扶贫平台和央企扶贫馆。消费扶贫突破百万元。
五是大数据平台建设。在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之后,又将全县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打造的电商网点纳入了智慧乡村管理系统,有效的做到了电商扶贫与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衔接,电商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六是直播带货情况。二零二零年我县通过组织县长直播带货,副县长直播带货,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在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电商直播平台累计实现线上销售坚果、胎菊、蒲公英茶、木耳、人参、天麻、等农特产品一零余万单,销售额突破一零零零多万元。
七是直播发展。目前我县拥有抖音MCN网红省级四级工会一家,百万粉丝网红一个,一零万+粉丝网红一零余人,涉猎抖音、火山、快手等多个影响力较大的直播平台。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巩固电商扶贫成果,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通过电商进农村把智慧乡村建设同乡村振兴工作科学整合、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电商产业链助推经济又好又快高速发展。
(二)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一批本土电商人才,孵化和转化一批基础较好、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电商企业。
(三)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销农特产品电商品牌。
(四)指导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GMP、SC等相关资质和标准的认证及申请工作。
(五)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整合电商资源,坚决调整僵尸站点,激活半停滞站点,提升活跃站点。